「传承工艺」

传承工艺就是传承文化,1436倡导的生活方式,
有着自己独立的精神和永续自然的价值观,对生活自信热爱,对时尚和艺术不断探索。
来自天然稀有的阿尔巴斯白中白小山羊绒
凭借心真意诚的匠人精湛工艺
织就细腻的温润之美
将这份来自自然与匠心的温暖
献给每一个热爱生命认真生活的人。

手工初选

以锐利的眼力,快速辨识原绒的细微色差,靠的是天赋,是经验。
原绒通常按颜色分类,主要分为白绒、青绒、紫绒三种,它们来自不同品种的绒山羊:白山羊、青山羊(或棕红山羊)和黑山羊。其中白绒品质最高,青绒纤维长但较粗,紫绒纤维细长但染色受限。
1436原绒仅采用阿尔巴斯周岁白绒小山羊的原绒,经过手工分选和分梳,幻化成 「 轻如云、白如雪、软如丝」 的白中白小山羊绒。从小山羊身上梳取而来的原绒,需要先剔除掺杂在羊绒中的草刺、油漆、异色毛、尼龙袋子的化纤等异物,这些杂质无法由来机器处理必须仰赖人工做出选判,这是品质把关的第一道重要防线。这些老师傅以手眼配合的灵巧性、对纤维辨别的能力,以手与眼的记忆来识别合格的原绒。

分梳

透过均匀的回潮,以维持羊绒纤维黏着力,这个步骤正本清源,去伪存真。
清洗干净后的原绒进行机器分梳,彻底将细羊毛和杂质等异物去除干净,梳绒次数要重复多遍,羊绒纤维才越纯净。在1436的用绒标准下,至少要分梳七、八次,才会有轻盈如白雪的无毛绒。师傅在巡视机器运作时,还兼顾视察分梳箱内的羊绒是否过于干燥,适度对羊绒喷点水可使纤维不易损伤,判别的功力在于经验累积。分梳,是纯净的把关者。

制条

制条是对原料的整理也是对染色的准备,因为追求至臻,所以在乎。
松散的无毛绒梳理成毛条状,看似只是一个整理的动作,但一来方便上针梳机梳成精纺的粗纱条,二来也方便卷成球状进行后续的染色将条状羊绒卷成茧状,内部形成的中空方便插管,放进染缸能染色得更为均匀。这个似微不足道的小环节,实则支持这之后各个步骤对产品的严谨思量。

染色

染色中的吊染考验师傅对浸润时间的掌控,秒差决定色泽。
染整工艺可以使羊绒获得鲜艳颜色,1436选用天然无刺激的环保染料,开发出400多种小山羊绒专有色彩,环保的低温染色工艺,保证纤维天然醇柔和弹性的同时,赋予阿尔巴斯小山羊绒清新明丽的自然色泽。

高支精纺

追求极致,是永不停歇的脚步,与永不满足的心。
精纺纱是通过精梳系统生产加工制成的纱线,对原料要求非常高。 1436的精纺纱可将1克羊绒纺成100米极细纱线,甚至达120支纱标准,支数越高代表纤维越细柔;在水溶性纤维伴纺下,更可达200米超细纱线,目前1436的技术中心正研发230支纱超轻产品,希望创造国际新标准。驱动精纺技术不断提升的,是那颗不断期待突破,永不满足的心。

代表系列
超精纺系列
超精纺系列由Super100的极细纱线织就而成,1克原料拉成100米长细度纱线,超精纺羊绒产品表面平整光洁,织纹细密清晰,光泽柔和自然。

手工穿综

这是极枯燥的反覆工序,而耐心却让其成为宛如行为艺术的流动之美。
按照工艺的排列要求,把经纱穿入指定综丝,这是纯手工,机器无法取代的技术,因此更显得手工艺的珍贵。简单的排序一天可穿5,000多根丝线,每支纱线都需经过穿综动作,才能上织布机。这道工序既要手工熟练地穿梭千根丝线,又必须一根不差,稍有差池,会导致整匹布不合格。手艺师的手指快速翻飞,宛如弹奏激昂快速的钢琴曲,这美丽的乐章来自不断反覆演练,看似乏味的重复,背后却是日复一日的坚持,以及毫无杂念的专注。

织造

一根线变成一片面料,织就的是手工艺的心力与科技的交汇。编织是丝线与服装的对话,纱线是一个方向运行、交叉或者环绕,就会呈现不同结构的衣服样貌。运用针织与梭织两种截然不同的编织法,除了传递的手感不同之外,还是不同工艺设计细节的灵魂所在。目前最高科技的织造技术是全成型和ADF技术,全成型电脑编织是由一根线一次成型的无接缝编织技术;ADF电脑编织则可以织出单片的衣服织片,如前片、后片、袖子、领口。透过科技、面料和结构的语言,羊绒有了无数新的可能性。

传统印花

没有困难的网版,只有挑剔的匠人。网版印花保留了手工的温度,以及对于传统手作的情怀,印出来的花型更有立体感。制作网版的纱必须是120目,数字越大、网眼越小。进行印刷前,师傅得先检查有无正常花型以外的疵点,有的话则用感光胶堵上,避免印刷时过了染料。印制时为分色印刷,一个颜色一个版,印完一个版再换下一块版,若是复杂的花色最多可达20块版。

手工提花

因为细微的差异,每件衣服的美都闪耀各自的智慧。即便提花可用机器来完成、甚至花样更复杂,但是1436仍保留了匠人手中传承的智慧,尽管每个师傅教授手法不同,却都能一致无误的编出同样提花要求,延续了技艺的生命,但因纯手工带来的极小差异,却赋予了每件衣服不同的灵魂。拥有十几年经验的师傅,需十几个小时甚至两个星期来完成一个织片,这过程考验了无比的耐心与专注。

手工绣花

最传统的工艺,来自手工与衣料自然契合的程度。这道细腻精致的工序,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手绣师傅来完成,将纸样垫在衣服上照着图样绣,每一次下针都是毫无悬念的专注,起针落针要非常有规律,才能绣出平整齐匀的线条。绣花针下,丝缕穿梭缝出衣衫的韶华,手工温度让花样绽放了生命力,时尚神韵于焉生成。

手缝双面大衣

再精准的机器,却也取代不了手工的细腻与经验累积的智慧。看不出针眼、找不到线头,宛如天生如此的浑然一体。双面绒大衣,是用两片羊绒面料,通过剪裁及手缝的工艺,把薄薄两层羊绒面料缝合成一块。密实而均匀的针脚,给了衣料更细致的呼吸,每一次的下针都在考验手缝师傅的技艺,最后才能成就带有温度的成品,以及每件大衣独特的生命个性。

手缝商标

那一刻,是来自背景无数的工艺与匠心的坚持。商标缝制是1436的重要印记,以手缝的态度,认真表述一个对自然的绿色承诺。来自天然的小山羊绒原料,既有美好的穿着体验,又环保的不给地球增加负担,每一件羊绒精品的完成,是集合了多道的绿色制造与无数双手的合作,消费者才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祝福的温暖。